秦毅,中船集团首席技师,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代表,中华技能大奖、央企劳模、央企“百名杰出工匠”“上海工匠”、上海市“十大工人发明家”、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,国家级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、长三角地区“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”领衔人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,2024年“大国工匠”培育对象。
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技能领军者和液化天然气(LNG)船建造焊接技术资深专家,他凭着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以其精湛的焊接技术为中国LNG船从无到有,从有到精,进入世界一流建造方阵作出突出贡献。
学成归国
LNG船是造船业“皇冠上的三颗明珠”之一。一艘17.4万立方米LNG船装载的液态天然气,气化后可供上海市民使用一个月,其核心液货舱的建造必须用昂贵的殷瓦钢焊接。殷瓦钢有“史上最难焊接材料”之称,厚度仅0.7mm。全船殷瓦焊缝总长约130公里,焊后需进行6项严格密性试验,并保证100%无泄漏。
建造第一艘LNG船之初,国内没有一家船厂能掌握殷瓦钢焊接技术,沪东中华选派秦毅赴日本培训取证。通常培训一名合格的殷瓦焊工至少需要3个月,而他仅用了1个月就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考核。
回国后,年仅24岁的秦毅成了沪东中华殷瓦焊工培训的“总教头”,制定方案、编制焊接工艺和作业指导书,将殷瓦自动焊、全位置手工焊等不同工位和方法形成施工操作规范,为我国首艘LNG船成功建造提供了保障。这套工艺规范和作业指导书,填补了我国殷瓦钢焊接领域的空白。
在早期LNG船建造中,殷瓦焊接关键点、要害点、难点均由秦毅担纲施焊。他创造了一种“扭动施焊法”,使每个液货舱成功做到100%无漏点,还使单船试验成本降低近1200万元。2008年4月,首艘国产LNG船成功交付,标志着我国造船业跨入一个新时代。如今沪东中华已交付近50艘LNG船,作为中国殷瓦焊接第一人,秦毅功不可没。
精益求精
随着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实施,海上LNG装备需求巨大,抓住重要发展机遇,大力发展海上LNG产业链,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的重要抓手,更是统筹我国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举措。
突破国外船企联合“围剿”,让中国造LNG船站在世界造船舞台的中心一直是秦毅的梦想。为了这个梦,他钻研先进造船技术,结合自身工作经验,撰写了《NO96型LNG船泵塔殷瓦套筒焊接技术研究》《连接件基座自动焊焊接程序优化》等多篇论文,创新的《LNG船非熔化钨极氩弧焊模拟培训》等获得13项发明专利和实新专利。完成6项攻关课题,形成60余项自主工艺规范,攻克焊炬改制、焊接变形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关,极大提高了殷瓦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,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经济效益,更是创造了单船6次殷瓦装焊“零漏点”、较合同期提前293天交付等一系列新纪录。
2024年,沪东中华囊获卡塔尔能源“百船计划”24艘全球最大27.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项目合同,创造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。在国外船企长期垄断的LNG海上储运装备产业领域,沪东中华实现强势逆袭的秘诀是:船舶建造可靠性最高、围护系统建造质量表现优异、自动化焊接率达95%、单舱单层4万米焊缝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9%以上、平均单舱单层氦气试验漏点控制在2.3个以内、“零漏点”常态化。全球首制Super+液舱建造一次性密性检测“零漏点”,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这其中,秦毅带领他的殷瓦焊接团队,不断锐意精进,自我突破,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薪火相传
当一些猎头公司纷纷“追逐”秦毅,提出各种优厚待遇,他从未心有所动。这些年来,他充分发挥工作室在传技带徒、攻关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,主动承担起培养优秀焊接技能人才任务,毫不保留地传授绝技绝活和工作经验。出版《船舶电焊工基础工艺》一书,为沪东中华高技能人才培养添砖加瓦。
在他的带动下,殷瓦焊工整体素质显著提高,培养的徒弟中高级技师8人,技师13人,高技能殷瓦焊工更是数以千计,其中不乏上海工匠、五一劳动奖章、省部级劳模、政府特殊津贴。“得意门生”张冬伟是央视第一季《大国工匠》的主角;年仅28岁的王学宇代表近七万上海造船人光荣参加中国工会十八大;林涛荣获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决赛第四名,为上海市总工会擒获大赛团体第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,并荣获2024年“上海工匠”称号。2022年秦毅步入清华大学讲堂,为全国15000多名央企基层班组长讲课,引发强烈共鸣。
秦毅务实低调,一次次跨越技术鸿沟,实现自我突破,他的奋斗事迹在系统内外获得广泛点赞。他技能报国,勇立潮头,助力中国LNG装备产业阔步前行,在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征程上成绩斐然。
| 来 源:沪东中华
| 责 编:周 芒
| 校 对:钱 平
| 审 核:项 丽/甘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