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政务网站群
首页 | 同行业 | 投资人 | 传媒界 | 应聘者
邮箱登录 | 站内搜索 | 邮件订阅 | 加入收藏   
 English  繁体版
首  页
集团概况
集团文化
新闻中心
产品与服务
投资者关系
社会责任
人力资源
党的建设
电子商务
安全管理
 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业界动态 > 正文
 
  业界动态

“白名单”申报暂停
信息来源:《中国船舶报》2017-05-05

    4月28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通知,自2017年起暂停《船舶行业规范条件》(简称《规范条件》)企业申报工作。该通知称,根据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几年来的工作实践,需要对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实施工作进行全面评估,并修订《规范条件》和相关支撑标准。根据评估结果,对《规范条件》和相关支撑标准修订完成后,工信部将另行通知恢复《规范条件》企业申报工作。在申报工作暂停期间,工信部仍将对已公告的规范企业开展监督管理,不满足条件的企业仍可能被撤销资格。
    据了解,工信部于2013年全面启动《规范条件》企业申报及评审工作,并于2014年9月、12月,2015年12月和今年4月先后公布了4批共计77家满足《规范条件》的造船企业名单,这份名单也被业界称为我国船舶工业“白名单”。不过,由于近年来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,“白名单”中的部分造船企业遭遇生存危机,一些企业被迫进入破产重整或清算程序,有的企业甚至宣告破产,使得“白名单”的公信力一度遭遇质疑。为了加强符合《规范条件》企业的动态管理,规范监督检查、变更、整改、撤销公告等管理事项及程序,工信部于去年制定并实施了《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》(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。今年4月,根据《管理办法》第二十一条的相关规定,工信部撤销了7家造船企业的“白名单”资格。
    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工信部暂停《规范条件》企业申报工作,并不意味我国船舶工业的“白名单”进入“冻结期”,因为工信部要求“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集团(公司)要按照《管理办法》继续做好对已公告规范企业的监督管理,组织相关规范企业开展年度自查自评,加强现场检查,并按要求于今年5月底前将经审核的企业年度自查自评报告上报”。届时根据评估审核结果,不排除仍会有企业被撤销“白名单”资格。
    此外,《海洋工程装备(平台类)行业规范条件》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虽未明文叫停,但受海工市场和企业经营业绩影响,实质上也暂时处于停滞状态。(张弘弢)
 
 
相关新闻
   工信部发布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2018-04-26
   工信部装备司组织召开智能船舶专题交流推进会2018-04-26
   渔船标准体系顶层研究项目通过验收2018-04-26
   江南造船:“中华神盾”的“御林军”2018-04-26
   七○八所:奋战28天的技术“大神”2018-04-26
 

版权与隐私 | 常见问题解答 | 投诉咨询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

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技术维护: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信息科技中心  信息维护:中国船舶报社 
京公网安备 11040102100098    沪ICP备14028183号